从萝卜刀到烟卡,正视小学生的游戏“旋风”
来源:今豫网言   2024-07-03
浏览量:0 | | | |

近段时间以来,一种名为拍烟卡的游戏在小学生中流行开来。所谓烟卡,是小学生玩游戏的一种道具,剪下废旧卷烟盒的烟标叠成卡片,玩者双手合拢,以空掌心拍击地面,烟卡被掌风吹翻面就算赢。

这种游戏乍一看,与80后、90后小时候玩的拍洋片、拍纸包等游戏没什么区别,但仔细分析并不然,烟卡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抽烟或赌博的可能,应是小学生游戏乱象的新形式新表现。

从烟卡,到养臭水,再到之前的萝卜刀,还有极易沉迷的网络游戏,从一阵风到另一阵风,那么小学生到底该玩什么游戏呢?这一话题值得讨论。

11.jpg

烟卡图源:视觉中国

小学生正处于从金色童年往多彩少年过渡阶段,好奇心极强,拥有着一个独属于这一年龄段的游戏江湖,除了正常普通的游戏以外,也有着不足为“外人”道的流行密码。

追着网络走。如今的小学生,是在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,他们对待网络文化如同呼吸吃饭一般视作本能,时常以“小孩哥”“小孩姐”的名义称霸互联网。

与此同时,由于小学生心智远未成熟,十分容易被一些娱乐化的、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所侵袭,一个不良游戏的盛行,可能就源于一个词条、一次热搜,孩子们便会广为模仿、成为潮流。比如,正常的像是孤勇者、科目三等等,不正常的有大香蕉等歌曲,网络上只要有小学生唱、小学生传,那便很快大量跟风。

再以烟卡游戏为例,是谁发明的?起源在哪里?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。只知道在今年年初,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海南省出现了烟卡游戏,随后伴随网络新闻和社交平台传播,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,就发展成了风靡全国的小学生游戏。

就像一阵风。对于烟卡游戏,家长们也不必过分敏感与担心,这只是小学生游戏中一阵流行风潮而已,很快就会过去,这也是小学生游戏乱象的一个特点之一,不同于80后、90后跳皮筋、打陀螺、斗拐子等经典游戏长年不衰,现在小学生追捧的游戏是忽起忽落的。

比如,去年兴起的萝卜刀、盘串等,一年半载过去,爱玩的人就大幅度减少。可能小学生对此也就追个新鲜,他们关注的热点是翻转不定的,下一个热火朝天的游戏或许正在爆发的路上。

只求我最牛。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足,对于游戏只求好玩,甚至怎么新奇怎么来,有时让家长们觉得啼笑皆非。

比如,当前正在流行的养臭水,就是把各种材料放入瓶中混合,加水后“养着”观察。孩子们不顾感染细菌病毒患病的风险,追求的就是一个刺激,一句“我最厉害”,但这其实有时会使孩子陷入危险之境。

比如,那个曾经悄悄流行、令人发指的蓝鲸游戏,竟诱导发生过孩子自残自尽的悲剧,对此必须高度警惕。

12.jpg

图片网络上晒出的各种臭水 图源:央视网

游戏是什么?游戏是孩子的天性,就像鸟儿离不开蓝天,花朵离不开阳光,对于孩子来说,游戏应是最纯粹的事情,“有意思”“好玩”是驱动孩子保持兴趣的最大能源。作为家长、学校和社会,要注意防范的不是游戏本身,而是要弄明白这些游戏乱象是怎么发生的?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该如何治理?

孩子们有从众心理。其实,孩子玩游戏不仅因为游戏过程中获得的乐趣,而是将游戏当作一种圈子,一种社交。别人有我也要有,大家玩我也要玩,不玩就落伍了,不玩就会被排斥,通过游戏可以建立共同话题,实现同学间的亲密交往。有孩子反映说,不玩网络游戏就交不到朋友了。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当前小学生的现状,与当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关,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环境生态,绝非一时一事能扭转,只能因势利导、重在规范。

个别商家为利益不择手段。游戏乱象的流行,离不开个别无良商家平台的推波助澜,本着小学生的钱好赚的想法,在线下线上制作了不少劣质玩具和游戏,诱骗辨别力自制力不强的小学生去买去玩,结果他们在这种暴利下赚得盆满钵满,应当对此加强监督管理。政府监管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一直非常重视,比如,出台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规定,通过坚持实施,“防沉迷”取得积极成效。

但随着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定愈发趋严,又有不少黑灰产接连涌现,像“租×玩”“虚×租号”等租号平台,亟待予以持续打击。

家长对游戏不宜简单封堵一刀切。除了个别血腥、赌博、不安全的游戏必须禁止之外,家长们对游戏的态度,不能视为洪水猛兽,应该是本着堵不如疏的理念,多带着孩子玩健康的游戏,多引导孩子健康地玩游戏,这方是上策。以烟卡游戏为例,借助孩子对烟卡上头的契机,给孩子普及烟草对身体器官的侵害,并进而延伸至鸦片战争的屈辱历史,以及毒品对社会对个人的深重祸害等知识,帮助孩子淡化烟卡游戏的吸引力,慢慢转移注意力,这样可能会比不由分说一律没收引起对立情绪效果要好些。

对于网络游戏也是如此,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,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父母高质量陪伴和爱的原因,家长们可通过制定规则、限玩少玩的方式,帮助孩子增强自律性,在可控的范围内,减轻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寄托与依赖。

13.jpg

体育课上跳竹竿舞蹈的小学生  图源:新华网

有哲人说过,要想让土地不生杂草,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。对于纠正小学生游戏乱象也是如此,除了该叫停的叫停,还需要家长、学校和社会多方做更多努力。

坚持将传统游戏玩“好”。一段时间以来,有些学校对孩子的管理走向极端,甚至为了安全出现“圈养”现象,学生课间只在教室活动,不允许大声喧哗,这样明显违背孩子天性。学习很重要,安全很重要,但孩子的快乐也同样很重要。学校要善于“玩转”课间十分钟,让孩子“动起来”,比如有的学校组织孩子跳绳、踢毽子、抖空竹等,还有的校长、老师带头跳花样魔性课间舞,很受学生欢迎。孩子们通过游戏,振奋了精神,个个显得朝气蓬勃,这也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。

注重将体育游戏玩“实”。体育运动是最好的游戏,不仅能强身健体,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团结荣誉等良好品质。作为社会与学校,要多建设完善篮足乒羽排跑攀等体育设施,让孩子有场地“撒欢儿”。同时,不能把体育课当作“受气包”,动不动就被语数外老师给“请假”,要让体育锻炼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“必修课”,因为孩子们的身体更强健了,笑容才会更多。

尝试将科技游戏玩“新”。在游戏中,孩子们会更自然地插上想象的翅膀,播下未来的种子。有条件的家长与学校,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,多组织一些实验游戏、编程游戏、航模游戏、情景模拟游戏等,挖掘小学生的探索精神。其实,更多的游戏不需要什么成本,有心的家长会抓住小学生习惯培养这一黄金期,经常陪孩子开展创意读书游戏,通过轻松游戏,开阔孩子视野,密切亲子关系,还能够趁机帮助孩子树立人生志向。

游戏,不仅仅是娱乐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游戏带来的不仅是开怀,更有思考。一张小小的烟卡在小学生的世界里终将是过眼云烟,转瞬即成笑谈,而孩子们内心想要什么,需要什么样的游戏,家长该如何参与进来,这些却是永恒的课题。

图/文:濮先声
编辑:孙娟